首页 > 通知公告 > 正文通知公告
防范假冒助学贷款诈骗
来源:本站原创  发布时间: 2019-07-26 11:03:50  发布作者:本站编辑

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,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,以资助其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。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,不上浮。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支付,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人全额支付。近年来,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瞄准了即将进入大学的新生,借助助学贷款、助学金等名义进行诈骗。

[常见套路]

1、冒充正规机构,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骗取钱财。

不法分子冒充民政、残联、教育等部门工作人员,向残疾人员、困难群众、学生家长打电话、发短信,谎称通过他们可以领取补助金、救助金、奖学金、助学金,要提供银行卡号,然后以资金到帐查询等为由,指令受害人在自动取款机、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等进行操作,将钱转至指定账户。

案例: 2016年,即将迈入高校大门的18岁准大学生徐某,接到冒充教育局声称可以发放助学金的诈骗电话后信以为真,拿着存有学费的银行卡,按照骗子的指示操作后,被骗光了近万元的学费。非常难过的徐某在报警之后突然昏倒,最终因为心脏骤停,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
2、伪装成正规助学贷款机构违规发放贷款。

不法借贷平台伪装成助学贷款机构,引诱学生和家长在平台上申请所谓“助学贷款”,实质上开展民间借贷业务,甚至是“高利贷”。

案例: 2018年,学生王某从搜索平台搜索助学贷款官网,但对搜索到的网站未加甄别,误在某网络借贷平台注册并借款,结果背负高额的贷款利息,后悔不已。经查,该网贷借贷平台通过搜索引擎,在自身网页中加入多条助学贷款官网相关内容,导致网民在搜索关键词时,该网贷借贷平台自动出现在搜索结果中。

[拆招办法]

任何正规单位提供资助,都不会要求学生在电话中告知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,也不会要求缴纳任何费用或在自动取款机和网上银行进行转账,如遇到上述类似情况,请先向学校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,千万不要听从陌生指令,执行不熟悉的汇款转账业务。

 [小贴士]

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,并向社会庄严承诺:“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。”目前,我国已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、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,实现了“三个全覆盖”,即各个学段全覆盖、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。在高等教育阶段,国家通过“奖贷助勤补免+绿色通道”等多元混合资助,更是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“三不愁”,即入学前不用愁、入学时不用愁、入学后不用愁。国家助学贷款用于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,本专科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,研究生申请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。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分两步: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后,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信息网(https:/ /sIs.cdb.com.cn/),填写相关资料并打印申请表、认定表(通过预申请的不需要);携录取通知书、申请表、认定表、身份证和户口簿到县级资助管理部门办理申请,审核通过后到现场签贷款合同。

 

防范非法校园贷陷阱

花样繁多的非法校园贷可让学生轻易获得资金,但实际上学生会由此面临高利率,高违约金和个人信息被盗用的风险。非法校园贷会诱导学生过度消费,形成不良消费习惯,更有甚者会染上赌博、酗酒等恶习,一旦不能按时还贷,学生负担的债务便会在短期内急剧增加,这将给其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。一些非法机构和个人还会通过各种手段制造学生“事实违约”的现实,控制被害人后将其交给其他“套路贷”团伙进行“转单平账”,有些被害人在经过多轮“套路”借贷后债台高筑。不法分子便以恐吓、殴打、威胁等暴力手段进行讨债,这对学生、家人和周围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秩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危害。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,目前的非法校园贷多为“套路贷”。为切实保护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益,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,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,且网贷机构现阶段一律暂停开展校园贷业务。

[常见套路]

1、通过“购物贷”“美容贷”“旅游贷”“培训贷”“租房贷”实施不法侵害。

一些消费平台以“提前消费、分期还款”“零利率、易放款”为借口,引诱学生超前消费、超实际承受能力消费,通过隐藏“服务费”“保证金”“违约金”等手段,实施高利贷不法侵害。

案例:小雪是某大学的一名学生,由于学习的需要,想报名一家英语培训机构来增强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。经过销售人员推荐,她报名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。但是由于培训机构相关课程费用太过昂贵,小雪承担不起,销售人员便向她推荐办理“教育分期”的业务。贷款获批后,费用一次性打入了培训机构的账户。但是小雪没想到的是,她每个月不仅要还学费,还要支付高额的分期手续费,但是销售人员在引导她办理业务的时候根本没有跟她说明这些事情,以至于到最后每个月要还6600元,总课程学费高达16余万,小雪这时想要办理退款,但是培训机构告诉她一旦报名学习,那么相关的课程费用就不会退款。

2、通过“创业贷”“兼职贷”进行诈骗。

不法分子打着“创业”“兼职”“招聘”等旗号,诱骗学生在贷款平台注册并将贷款划转到指定账户作为“贷款”“保证金”“培训费”,或是打着助学、创业的旗号,承诺将分期归还本息,以发展“下线”等传销方式,实施逐级诈骗敛财。

案例2016年,王同学在上网时浏览到一个名为“大学生创业贷款”网页,该网页详细介绍了大学生创业贷款申请条件,并展示了相关“证书”,王同学信以为真,后按照网页上面的要求,将申请的30000元贷款的利息总计1440元汇到指定银行账户上。后对方又提出要其支付3000元的“安全费”,王同学才意识到自己被骗。

3、通过“裸条贷”“佳丽贷”实施不法侵害。

一些犯罪分子瞄准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,以贷款“无抵押、无担保”为诱饵,在放款前要求被害人拿着身份证拍裸照,并提供个人信息,有的还在被害人手机上安装指定APP窃取手机通讯录等信息。同时,他们以“中介费”“行规”“保证金”“家访费”等理由诱使被害人签订金额虚高的“借贷协议”,甚至还要求被害人签订“阴阳合同”“倍数借条”,导致借款合同金额大于实际到手的金额。一旦被害人无力还款,犯罪团伙则会以公布被害人隐私或者上门骚扰为要扶,逼迫被害人超额还债。

案例:小周是一名大学二年级女生,想买东西但缺钱,也不想找家里要钱,便联系了一家借贷平台的业务员。对方除了要求小周发身份证照片、学生证照片还有手机通讯录之外,还要求她手拿着借条拍摄裸体照片和视频。对于拍裸照,小周犹豫过,但是业务员表示,因为对小周不了解,只能通过照片来做担保,按时还钱就不会流传出来。小周本以为还款不成问题,便答应了对方要求。小周第一笔借了5000元,扣除“审核费”“照片保密费”等,小周到手只有2750元。贷款要在一周内还清,否则每周付利息287元,直到钱还清为止。小周的家庭条件一般,每月的生活费不够偿还债务,又不敢告诉父母,只好找朋友借,借到最后无人愿意借钱给她。于是她加入了一个借贷QQ群,找其他借贷平台借钱。半年内她找了三十几家借贷平台借钱,去掉手续费她拿到的本金共8万多,但是算上高昂的利息,她总共要还款26万。还不起债的小周换掉了手机号码,犯罪分子便给她的通讯录联系人群发了催债短信,家人这才知道小周贷款的事情。家人凑了4万元还债后再也无力偿还,犯罪分子给周的父亲发去了她的裸照。

4、通过“被贷款”诈骗

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窃取学生个人身份信息后,假冒他人在一些贷款网站、分期购物平台上以现金贷款、分期购物等名义诈骗财物;或是以“帮忙刷单”等理由,诱骗他人在网络平台贷款,分期购物后,以种种理由骗走资金或商品,将借贷风险转嫁给受害人。